在7月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提到了在7月4日的印军内部会议上,印度陆军副参谋长辛格重点指出的5月份印巴冲突期间,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情报和军事装备在内的援助的情况,他认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是各个方面的,包括停战会谈期间。他认为中国将这场冲突当成了实验室来测试有关系统,并对印度造成了巨大痛苦。
面对记者提出的中国如何看待印军相关言论时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是这么回应的。她说: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,防务安全合作是两国正常合作的一部分,不针对第三方。
毛宁很明显没有将话明说,记者又继续提问,称外界普遍认为,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全力支持是为了削弱印度,中国如何回应?对此,毛宁明确表示,这个情况我不了解,我想每个人有不同的判断,但是我告诉你的是中国的政策。
记者的提问不怀好意,毛宁的回应暗含深意,需要印度仔细体会。那么,毛宁的话到底包含哪些信息呢?首先,“防务安全合作是两国正常合作的一部分,不针对第三方。”这句话表明中巴之间的防务合作是很深入的,并非是特意针对印度。也就是说,印度自己挑的事,如今被教训了,那也就怪不到中国头上。
其次,毛宁的“这是中国政策”,就是毫不保留的向印度表明,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安全协助是既定的国策,如果下次还有类似事件发生,那么中国肯定还会向巴方提供援助。
然而,在印巴5月份的冲突之后,印度一系列的言行表明,他们并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。据《印度时报》6月22日报道,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印度国家电视台采访时就对外表示,印度不能总是期望与邻国的关系“一帆风顺”,印度的每个邻国“必须明白”,与印度合作能带来好处,否则将付出代价。
他还总结了为何近些年来,印度为何总是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处于下风,那就是印度“犯了一个大错,那就是忽视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。”在苏杰生看来,印度必须准备好“站出来”对抗中国,只不过现在是实力的问题。
与此同时,据《今日印度》当地时间7月2日报道,印度国防部即将启动一项全国性的排查行动,以剔除军队装备中的中国产零部件,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印巴,甚至是中印冲突做准备。
让人失望的是,印度不仅在边境问题上频频对周边国家采取挑衅动作。在区域合作上,印度也展现出了他极不成熟的一面。例如6月26日在中国青岛落幕的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上,印度就不顾各国核心关切,以“未明确回应印度对巴基斯坦支持的跨境恐怖主义的重大关切”为由,拒绝签署联合声明。
印度这种以一己之私而破坏区域安全合作的行为,正与当前的潮流背道而驰。国与国之间有分歧和争议是很正常的,但莫迪政府往往以争议代表两国关系全部,进而因小失大,这也是印度难以全面崛起的主要原因。
倍悦网-倍悦网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公司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